作者:羊年年
火热的6月,高考、中考相继结束。填报完志愿,接下来,孩子们该忙着怎么度过这个不算短的假期,家长们也能松口气了。
然而杭州萧山有一位妈妈,最近很苦恼。
(资料图片)
她在网上匿名发帖说,女儿在高考结束后,向她提出了三个要求,分别是:拥有一部全新的苹果手机、独自去西藏旅行、在健身房办卡减肥。
这位妈妈觉得,女儿的要求让她难以接受。
她说,她和丈夫为了女儿好好读书、考上好大学,这些年来省吃俭用,甚至连件像样的衣服都不敢买,而现在,女儿却提出了这样的过分要求,她为什么不能体谅父母的不易呢?
因为这件事,这位妈妈跟女儿发生了好几次争执,最严重的一次,她甚至对女儿动手了。
但是女儿始终不理解她,她也因为和女儿的沟通问题崩溃过很多次。
或许是因为这位妈妈的倾诉太有共鸣,在网上引起了一小波讨论。
有些网友很理解这位妈妈的心情,女儿一点不考虑父母的难处,予取予求,确实很过分。
另一些网友则认为,女儿的要求在合理范围内,而这位妈妈的做法欠妥。
父母其实可以如实跟孩子沟通家里的经济情况,变通实现女儿的要求,比如全新的苹果手机太贵可以先买二手的,健身房去不起可以陪孩子一起跑步减肥,等等,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直接发到网上寻求网友的认同来指责自己的女儿。
还有网友猜测,这位妈妈的女儿反抗情绪如此激烈,是不是父母在高考前有承诺在先,如果是答应了孩子又反悔,也就难怪孩子反应大了。
尤其是最后一种情况,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做过一个关于中小学生学习和生活现状与期望的调查,结果显示,他们对父母最不满意的行为就是“父母说话不算数”。
而对父母最满意的行为中,排名最靠前的是“信任我”和“说话算话”。
可见,孩子是多么讨厌父母不遵守承诺,又是多么渴望父母能说话算话呀。
有一位朋友的孩子12岁,正是叛逆期。有一天他告诉父母他想休学半年去流浪,父母听了非常震惊,果断地拒绝了他,他一气之下竟然离家出走了。
最后经过了解才知道,以前有一次爸爸跟他说过:“只要你能考进年级前三,我就答应你的任何要求!”
所以,这只是孩子想让爸爸实现他曾经的承诺,而孩子的愤怒就是来自他的说话不算数。
父母信守承诺,才是最好的家庭教育。
有人注意到,文章开头的事件中,女儿提出的三个要求,无一不是物质奖励。
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或多或少都曾听到过下面这些话:
“你考到多少分,妈妈就给你买什么什么。”
“考上××学校,想要什么都给你买。”
很多父母会习惯性地用物质去满足孩子。他们或是出于补偿心理,因工作忙无法陪伴孩子而感到愧疚;或是存在高要求高期待,通过许诺物质奖励来要求孩子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又或仅仅是溺爱孩子,因为自己曾经苦过,所以不想让孩子再受苦。
慢慢地,父母们会发现,事情好像在脱离原有的轨道,似乎适得其反了。
《家有儿女》中,曾发生过这样一幕。
夏东海为了鼓励三个孩子参与家庭劳动,告诉他们做家务可以兑换卡片,卡片可以换取零花钱。
这一招很见效,三个孩子非常积极,争着抢着干活。
可没过多久,问题出现了。
为了“挣”钱,三个孩子每天要做七八顿饭;衣服不管干净与否,全都塞进洗衣机去洗;地板每天被他们擦三遍。
夏东海一看不对劲,赶紧取消了物质奖励。
没了奖励,孩子们的态度立马180度大转变,他们从无比积极变得懒散懈怠,不愿做再任何家务。
奖励的初衷是好的,但为什么会失效呢?
那是因为,单纯的、没有限度的物质奖励,会破坏孩子的“内在驱动力”,把本该自己主动做的事情当作一种交易。
同理,总是通过物质奖励来“引诱”孩子学习,在孩子的心目中,做作业是为父母做的,考试自然也就成了为父母考的,他对学习这件事就逐渐失去了“内在驱动力”。
曾看过一位妈妈的留言:
“无论我怎么努力,他总是不领情,还怪我唠叨啰唆。
“他总说我扫他兴,毫不把我对他的好放在眼里,满是嫌弃的语气。
“我发火,他顶嘴,争吵总是以一声摔门终结……”
只看文字都能想象出这位妈妈是如何为孩子辛苦操劳的,也能感受到她无法得到孩子理解的心酸。
在《奇葩说》上,黄执中提到了“吃鱼故事”。
故事是这样的:每次吃鱼的时候,妈妈总是选择吃鱼头,把鱼肚子上的肉让给孩子吃。妈妈临终的时候告诉了孩子一个隐藏多年的秘密,其实她不爱吃鱼头。
他说:
“不要用自己的牺牲感去兑现他人的内疚感,当你觉得牺牲很大就不要去牺牲,开开心心地生活,让自己的幸福感溢出来,这种外溢才是对他人最好的滋养。”
这句话在亲子关系里同样适用。
杭州萧山的那位妈妈便是如此。她和丈夫省吃俭用,连件像样的衣服都不敢买,就是为了女儿能考上好大学,他们的付出让她产生了强烈的牺牲感。
人们常常会为父母自我牺牲式地养育孩子而感动,认为那代表着无私的爱。
父母自己舍不得吃穿,把好东西都留给孩子;
父母忍受破裂的婚姻关系,只为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父母缩减自己休息、娱乐的时间,一心扑在孩子身上……
然而,这样的“自我牺牲”,孩子领情吗?
自我牺牲式的付出,背后是一种自我感动,这种感动会让父母觉得自己拥有了道德筹码,而这些筹码,最终都是要兑换的。
这就容易出现一种怪象:
一方面,父母爱孩子爱得很辛苦,他们为了孩子可以付出一切。
另一方面,孩子接受得却很无奈,有些人还会产生自责,“都是为了你”这句话实在太沉重了,沉重到孩子一听到,就觉得自己被一座大山压得透不过气来。
长期在这样的家庭氛围下成长的孩子,会变得叛逆、自私、难以合作,和父母的感情也变得冷漠疏离。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需要足够的沟通和理解,父母和孩子之间更是这样。
杭州萧山的那位妈妈,因奖励和女儿发生激烈争执,也是日常沟通并不畅通的一种表现。
电影《小孩不笨》中有一段经典台词:
“大人经常以为和我们说很多话,就是沟通了,其实都是他们自己讲,自己爽。
“而我们通常都是假装在听,然后耳朵一边进,一边出……”
很多父母终其一生都在孩子的心门外徘徊,他们没有找到钥匙,却怪孩子难以沟通。
在高效率、快节奏的当下,不光父母们压力巨大,孩子们的学业压力也并不小,很多父母把孩子的考试分数看得无比重要,却常常忽视了,除了分数,孩子们也是想被父母尊重和关注的。
2022年4月16日,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圆满完成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回到北京。
在返回舱着陆现场,王亚平的丈夫带着女儿来迎接她。在央视直播的镜头里,王亚平第一时间将一个“星星”笑着递给了自己的女儿。
原来,王亚平在出发前和5岁的女儿约定,要给她和她的同学“摘星星”回来。
如今,“摘星星的妈妈”回来了,她兑现了自己和女儿的约定。
虽然王亚平的“摘星星”很难复制,但这样重视与女儿的约定,尊重、爱护女儿的态度,是最好的精神奖励。
这种精神奖励比单纯的物质奖励给孩子带来的影响,要深远得多,也有用得多。
父母子女一场,是世间最美的缘分。
携手一路,养育孩子不是只有养育就可以了,而是要和孩子共同成长,相互交融又各自独立,孩子有孩子的快乐,父母也有父母的追求与欢愉。
父母自不必沉重,孩子亦可感受到被爱、被尊重、被接纳,由此逐渐发展出自尊、自信和爱的力量。
对女儿的三个要求,你怎么看?
【言之有“礼”,天天赠刊】小编将从本文选取1则走心留言,赠送2023年第14期《青年文摘》杂志1本~
本 文 作 者
▽ 点击阅读热门文章▽
标签:
免责声明:市场有风险,选择需谨慎!此文仅供参考,不作买卖依据。